「從球員變成教練,比賽感覺是一樣的,只是身份不同,變成要指導、引導他們。」今年YAMAHA CUP 的桃園站預賽中,出現了一位身分特別的教練,就是「YAMAHA隊」的教練呂宜駿,目前就讀大二的他,曾在小學時期參與過兩屆YAMAHA CUP,對這項賽事印象深刻,如今,他不再是場上踢球的選手,而是以教練身份,繼續傳承對足球的初心。
過去就讀中原國小時期,呂宜駿曾以球員身份參與YAMAHA CUP,幾年過去,在高中畢業的暑假,受過去中原國小的教練林哲緯邀請,他先是協助指導淡水盃賽事,這次經歷讓他發現帶隊比賽的樂趣,從此留下來擔任教練,至今已帶隊參與兩屆YAMAHA CUP。
呂宜駿的帶隊理念,是讓孩子們不失去對足球的初心和興趣,「我覺得練球不好玩就沒有意義。」因此在練習中,他會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動,讓社團性質的球隊覺得享受足球。
雖然呂宜駿後續選擇轉讀普通高中,但他對足球的熱情始終未減,至今仍持續踢球,目前在國立體育大學二級球隊參加大專聯賽,他希望他的球員也能和他一樣,不要失去對足球的熱愛。
未來目標是想當老師,現階段擔任教練的經歷也給他更多經驗,在恩師林哲緯身邊帶隊,讓他更清楚訓練背後的目的與每個訓練環節要連結的技能。對於再次回到充滿熱烈氣氛的 YAMAHA CUP,呂宜駿感嘆氛圍依舊,也讓他不禁懷念起當年自己當球員的時光。如今,他也希望將這份對足球的熱愛與從球員身份體悟到的經驗,傳承給下一代的足球小將。